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即日起於台北中山堂推出「文協百年特展-新文化觀點 台灣音樂一百年」及相關系列活動,藉由音樂載體的演變以及東西音樂文化激盪兩個策展面向,回望台灣音樂一百年歷史,讓台灣人引以為傲。
傳藝中心台灣音樂館30日舉行「文協百年特展-新文化觀點 台灣音樂一百年」特展開幕式,受邀出席的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台灣音樂發展其實與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及社會脈絡習習相關,當時身處日本殖民時期,為了爭取參政的自主權及迎接文化啟蒙的新時代,文協倡議者之一的蔣渭水特別創作《台灣文化協會會歌》歌詞,蔡培火則創作《台灣自治歌》及《咱台灣》,為最早描述台灣景色與物產的在地主體性歌謡。
但早至1914年何阿文等客籍藝人就已經遠赴日本東京錄製唱片,留下台灣現存最早錄音史料;1921-1922年日本學者北里闌在台灣錄下島內原住民音樂;1920年台灣第一位留日學習西方現代音樂的張福興創辦了台灣第一個管弦樂團「玲瓏會」,1922年他更帶著風琴進入日月潭水社進行卲族音樂採譜與記錄;以及莊永明講述「以音樂回首台灣文協100年」珍貴歷史影像與歌曲等等,都是台灣百年音樂史上極其寶貴的紀錄,這些影像與資料都在展覽中呈現,希望藉此邀請大家一起見證台灣音樂的近代史發展,並透過交流與思辯,賦予台灣音樂新的意義與啟示,激發下一個台灣音樂一百年。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補充表示,「文協百年特展-新文化觀點 台灣音樂一百年」是文化部重整台灣音樂史的部分成果展現,展覽中也整理許多台灣音樂史上的第一次,例如最早的本土錄音是客家民謠、最早的原住民音樂的採集、最早登上兩廳院的陣頭音樂、第一位得到金曲獎的歌手,以及周杰倫第一張唱片的介紹等等;同時結合影像及音樂互動裝置,線上與實體導覽,讓觀眾更容易親近,認識台灣文化協會的啟蒙精神與台灣音樂的重要性。
策展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學系教授呂鈺秀則強調,1921年新文化運動在音樂面向上帶進來的是系統化、精準化的西式音樂,以及大眾化、商品化的現代流行音樂,這兩種音樂在這一百年來不斷地生根發芽,也逐漸的本土化、在地化。新文化觀點帶進來新的思潮、新的想法也影響到傳統音樂,同時也為傳統音樂帶來很多很多新的契機,這樣的改變都將可以在本次的展覽中細細品味。呂鈺秀:『新文化觀點它所帶進來的一些新的思潮跟新的的想法,它同時也影響到我們傳統音樂 所以我們傳統音樂更求新求變,而且力球脫穎而出;除此,在這個新觀念帶領之下,或是新觀念重新檢驗傳統音樂的時候,其實也為傳統音樂帶進來很多新的契機。娛樂城送體驗金-傳說對決 賺錢方法』
娛樂城送體驗金-傳說對決 賺錢方法「文協百年特展-新文化觀點 台灣音樂一百年」特展自即日起至11月07日於台北市中山堂2樓展覽室暨迴廊展出。娛樂城送體驗金-傳說對決 賺錢方法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傳藝中心搭「台」 6大劇種16新秀同台飆戲
台灣當代作曲大師曾興魁病逝 李永得聞訊震驚不捨
廖瓊枝苦難人生搬上舞台 照見「灼灼其華」生命之光
留言列表